五年前,人類學家劉紹華被診斷出淋巴癌,而她的媽媽洽在一周前被確診了阿茲海默症。
母親剛確診時被理解的程度並不高,能獲得的安全感也不多。劉紹華在當時本可以扮演溝通者的角色,「卻於公於私都缺席了。」醫療人類學、老人照護的研究專長都沒辦法快速合適地運用在媽媽身上。在那一刻,劉紹華坦言,自己好像「成為了沒有用的學者。」
這份內疚一直追著劉紹華,希望理解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,試圖看見母親的故事、心情、經歷——於是書寫成為和解的路。「這是對我跟我對母親內疚的和解。也透過這樣的方式,我理解母親現在真的過得比較好。」
劉紹華是「在場」多次合作的評委、多季發布會的講者,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,著有《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》、《我的涼山兄弟》等。在這一期「在場者訪談」裡,我們邀請劉紹華談今年新書《病非如此: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》內外的故事。一個學者的、女兒的、生病的劉紹華,如何同母親「小美」在「邊界」狀態上反思生命經驗?
主持人張潔平提到,書中兩個動人的反身性思考:一個是「邊界」,一個是被賦予新定義的「禮物」。
「邊界」是來回進出隱微邊界的不穩定狀態,在模糊地帶,能夠思考和理解不同世界、自身位置的脈絡。「處在邊界上對於生命的思索和昇華有利,卻也可能延長病中之人的困惑與苦痛。因為,多數時候必須跨越模糊邊界,才有可能朝向穩定,或邁向新生。」
至於「禮物」,劉紹華在書中寫道:「我深刻體會到,人應該至少要對某個人或某種生命示弱,不論是上帝或佛祖等神聖對象,或是伴侶、親人、尊敬的人、投合的朋友、喜愛的寵物等。示弱帶來的是照顧和被照顧關係中的禮物交換。」
「經歷過照顧與被照顧的人都可以理解,那是一種當下、即刻的情感的交流,也是一種延時體驗的禮物交換。」
希望這一期 Podcast,也是一份延時到每個聽眾老年、偶有跌落健康狀態時的禮物。
本期嘉賓:劉紹華
本期主持:張潔平
現場監製:何心安,韁河媒體Marks
節目製作人:韁河媒體Marks